癌症的原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,目前有许多发病学说,如遗传学说、病毒学说、环境学说等。近十余年来,通过流行病学、营养学调查和临床观察、动物实验等,表明约70%~90%的癌症与生活环境、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关。生活中,我们总是在竭尽全力地去避免接触致癌物质。但有些有害物质却披着「糖衣炮弾」堂而皇之的与我们生活在一起,很多人每天都在吃,自己却浑然不知。癌症都是自找的:医生从来都不碰的4种食物,很多人却天天吃。
对于「 病从口入」这四个字,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。
但要说吃东西而吃出癌症,那恐怕就会觉得不可思议。
可是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都能听到各种各样致癌食物,什幺隔夜茶、千滚水、咖啡等。
看着传说中的「致癌食物」的名单越来越长,我们不妨再仔细思考,这些致癌物真的致癌吗?
这些传说的「致癌物」,请放心吃!
第一,隔夜茶
食物届的窦娥冤,莫过于隔夜放置的茶水。经过一夜放置的茶水,亚硝酸盐含量就会逐渐升高,从而导致癌症。
这个说法,只说对了一半。
随着放置的时间越长,茶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上升,若过多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,就会引发有较强的致癌能力物质---- 亚硝胺。
但关键还是那句老话---- 撇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!
经过一个夜晚的茶水,亚硝酸盐的确会有,但含量并不高,而且远远低于国家指定生活饮用水关于亚硝酸盐的限量。
第二,千滚水
所谓的千滚水,就是反复加热煮沸的水。
说它致癌,其实也是跟隔夜茶一样,背负不该背负的「罪责」。
亚硝酸盐在反复煮沸的过程中,确实会增加含量。
但这量远远低于国家标準,更谈不上致癌能力。
第三,咖啡
咖啡也不知在哪里惹大家了。
最新研究表明,虽说咖啡的确含有致癌物--- 丙烯醯胺,但正常人喝咖啡的量,还真没能力达到致癌的标準。
再说丙烯醯胺也并不仅仅只有咖啡所有,油炸食物才是人体进入丙烯醯胺最主要来源。
如果非得要牵扯到致癌,那幺 65℃以上的咖啡的确会烫伤食管,增加食管癌风险。
当然,不仅是热咖啡,热茶、热汤甚至热开水,也都有同样的致癌风险。
这些传说中的「致癌物」,还真的会致癌!
第一,发霉的花生玉米
发霉的食物,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肯定不吃。但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,总感觉丢了可惜,于是就会撇开一些发霉,剩下自己留着吃。
然而,这些发霉的花生玉米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--- 黄麴霉素,若人体摄入过多的黄麴霉素,会增加肝癌、肾癌、 乳腺癌等风险。
第二,酒精
都说酒多伤肝,酒精在人体的致癌作用,可谓是遍地开花。
在一项研究中,与不喝酒的人对比, 长期喝酒(每天>3次),患上消化道/呼吸道癌症、肺癌、女性乳腺癌、结直肠肿瘤与黑色素瘤的风险高出3-4倍。
另外, 鼻咽癌、 膀胱癌、 前列腺癌和 胰腺癌也同样离不开酒精的「助纣为虐」。
所以说,这酒还真不是个好东西,其魔鬼的威力还真是无处不在。
第三,槟榔
这个早已经被权威组织被划入一级致癌物,由于含有 生物硷等成分,人们大量食用会大大增加患上 口腔癌、 舌癌等风险。
第四,香菸
吸菸有害健康,大家都有所目睹。目前研究资料分析, 香菸里至少含有93种明确有毒物质,78种是明确致癌物,例如亚硝胺、苯丙芘以及多种放射性同位素。
对比不抽菸人士, 经常抽菸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癌、膀胱癌、胰腺癌以及白血病等。
癌症也并不完全是吃出来,但有些致癌物能不碰还是别碰
也许很多人会说,这些食物我还不是照样吃,也不见得我得癌什幺的。
的确,这些食物并非你稍微吃了一点点就会患癌。
癌症的发生,往往都是多种致癌因素而长期积累的结果。
但对于烟、酒、槟榔以及霉变的穀物粮油,
还是坚决别碰,谁也没法保证你不会是下一个目标。
毕竟,要说最好的防癌方法是什幺?
我想,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都是永远不过时。
via